当前位置:首页 > 程序设计 > 正文

c51单片机简单设计实例

接下来为大家讲解c51单片机程序设计,以及c51单片机简单设计实例涉及的相关信息,愿对你有所帮助。

简述信息一览:

使用C51单片机编程:无中断时8个LED全亮,当相应外部中断0时,8个LED依...

1、C51单片机编程中,实现了一个有趣的功能。程序启动后,8个LED全亮。当外部中断0被触发时,LED会以500毫秒的间隔依次从左往右移动。此过程重复三次后,重新开始。具体实现如下:首先定义了一个延时函数,该函数通过三重嵌套循环来实现。延时函数接收一个无符号整数参数x,用于控制延时的时间。

2、当遇到外部中断0时,上述流水灯效果会中断,8个灯将闪烁5次。具体实现还需在中断服务函数中加入相应的代码,这里不再赘述。

 c51单片机简单设计实例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3、P1口是输出(也就是P1口的引脚连着LED灯):用P2和P3引脚做外部中断输入引脚,相对比较方便。外部中断设置 如果用外部中断的话,要设置IE、IP和TCON。也就是开启对应中断(IE中的对应位);设置中断权限(IP中的对应位);设置中断触发方式(TCON中的对应位)。

4、程序中,P0口的初始值为0FEH,即只点亮最右边的发光二极管。随后程序进入一个循环,通过调用延时子程序DELAY,使LED亮一段时间后熄灭。接着,将P0口的值左移一位,模拟下一个引脚点亮的过程。这个过程不断重复,直到程序被外部中断或停止指令终止。

【一道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题目】C51程序设计语言及程序设计

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领域,C51程序设计语言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微控制器开发的编程语言。

 c51单片机简单设计实例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位单片机的程序通常***用C语言或汇编语言进行编写。其中,单片机运行的程序主要是C语言编写的,但这种C语言是经过变种的C51语言。单片机作为一种典型的嵌入式微控制器(Microcontroller Unit),其内部集成了运算器、控制器、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等部件,本质上相当于一个小型计算机。

《单片机原理与C51程序设计教程(第2版)》是2014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。单片机作为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,应用面很广,发展也很快。尽管单片机种类繁多,但其中最为典型、应用最广泛的仍当属Intel公司的51系列单片机。

C51单片机跑马灯程序设计

C51单片机在编程时常常需要处理一些基础的硬件控制任务,比如LED灯的控制。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实现跑马灯效果,即将LED灯依次点亮,形成一种滚动的效果。下面的代码展示了一个使用C51单片机实现的跑马灯程序。首先,程序引入了必要的头文件,如reg5h和intrins.h,并定义了数据类型uchar和uint。

这是一个利用51单片机设计的8个LED灯的跑马灯程序,具体实现步骤如下:首先,程序中定义了两个宏,分别用于无符号整数和无符号字符的声明,便于后续的编程操作。接着,定义了一个端口led_port,用于控制LED灯的显示。然后,编写了一个1毫秒为单位的延时函数delay_1ms,通过嵌套循环实现。

具体程序如下:ORG 0 MAIN: MOV A, #10001000B LOOP: MOV P1, A ACALL DEL LOOP1: RL A AJMP LOOP DEL: MOV R7, #200 DEL1: MOV R6, #125 DEL2: MOV R5, #5 DEL3: DJNZ R5, DEL3 DJNZ R6, DEL2 DJNZ R7, DEL1 RET (晶振6MHZ,如果是12MHZ自己改下延时程序。

在51单片机编程中,实现8个LED灯以左右跑马的方式闪烁是一项基础而有趣的任务。下面的程序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循环点亮和熄灭LED灯,以模拟跑马灯的效果。首先,我们需要定义一个延时函数,用于控制每个LED点亮和熄灭的时间间隔。

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。图1展示了跑马灯实验的电路结构,包括8个LED和按键KKK3。程序流程图如图2所示,图2描绘了简单键控流水灯的程序流程。

设计思路 AT89C52是一个低电压,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, 可以用来做单片机流水灯、跑马灯。。

c51单片机怎么用两个按键控制两个数码管的加减,加到99就好,求程序

在开始使用C51单片机控制两个按键和两个数码管之前,建议首先在Proteus软件中绘制出仿真图,这将有助于你验证程序是否正确。绘制时,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按键和数码管的连接方式。这一步骤是确保程序能够正常工作的基础。接下来,我们需要编写程序。首先,定义头文件。头文件通常用于包含必要的库函数和声明全局变量。

按键K2和K3分别控制加减操作,程序中通过延时函数delay来减少按键抖动的影响。主函数main中循环执行K()和display()函数,实现数的加减和显示。具体来说,display()函数负责数码管的显示,将num转换为十位和个位,通过W1和W2进行位选,调用table数组中的值来显示数字。

这是一个使用51单片机驱动两个数码管并实现0-99动态显示的程序示例。程序中定义了数码管的段码数组DSY_CODE,并通过延时函数delay实现显示效果。主函数main中,通过循环显示0到99之间的数字。

在项目中使用两个数码管显示从0到99的数值,当十位数为0时,显示为空白。通过两个按键控制数值的加减,按一次K1则数字加1,按一次K2则数字减1,数值范围是从0到99。再利用一个接近开关控制数字的减小,接近开关感应一次数字减1,减到0停止。以下是一个使用C语言编写的程序实现上述功能。

以下是用单片机AT89C51驱动两位数码管显示00--99循环的程序代码片段:程序开始于0000h地址,通过计数器temp(22h)控制数码管从00到99的循环显示。计数器初始化为0,然后调用子程序display进行显示。每当计数器加1并判断是否达到100后,若未满则返回stlop继续循环,满100则清零重新开始。

在keil_C51设计中几种精确延时的方法

实现延时通常有两种方法:硬件延时和软件延时。硬件延时一般使用定时器/计数器,这种方法可以提高CPU的工作效率,也能做到精确延时。而软件延时主要***用循环体进行。使用定时器/计数器实现精确延时时,单片机系统常选用10592 MHz、12 MHz或6 MHz晶振。

实现延时通常有两种方法:硬件延时和软件延时。硬件延时方法主要利用定时器/计数器,这种方案可以提高CPU的工作效率并实现精确延时。然而,对于定时器/计数器经常被用作其他用途的情况,只能***用软件方法延时。下面将介绍几种实现软件延时的方法。

单片机的几种精确延时实现延时通常有两种方法:一种是硬件延时,要用到定时器/计数器,这种方法可以提高CPU的工作效率,也能做到精确延时;另一种是软件延时,这种方法主要***用循环体进行。1 使用定时器/计数器实现精确延时 单片机系统一般常选用1059 2 MHz、12 MHz或6 MHz晶振。

简单的51单片机设计,用8个按键独立控制8个灯的程序!(高分!)要求如下...

1、独立按键程序其实可以设计得更加简洁和高效。一个基本的程序示例可以实现这一功能。

2、首先,要把代码写好,点亮数码管。代码写完后,要确认原先写好的代码是不是正确的。确认代码无误后,进入下一步,就是在这一行代码(箭头所指)的地方,将这四个字删去。然后如图所示,四个字已经删去,只要改成数字相应的代码即可。这里改成的是代表数字0的代码,如图所示。

3、独立按键的处理相对简单,通常通过IO口单独控制。主要步骤包括消抖和检测按键的按下与抬起状态。

4、实现该功能的操作步骤参考如下:先将每个独立按键连接到51单片机的不同输入引脚上,并通过下拉电阻将其拉低。在程序中,使用循环或定时器中断的方式不断读取每个按键的引脚状态。当某个按键被按下时,其对应的引脚电平会变为高电平。根据读取到的按键引脚状态,执行相应的操作。

5、单片机系列中的独立按键介绍如下: 工作原理: 独立按键作为一种电子开关,其一端通常接地,另一端连接到单片机的输入IO口。 当按键按下时,IO口与地形成通路,导致IO口电平下降。单片机检测到这一电平变化后,会执行相应的操作,如控制LED的亮灭。

关于c51单片机程序设计和c51单片机简单设计实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c51单片机简单设计实例、c51单片机程序设计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