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阐述了关于linux网络程序设计,以及基于linux的网络设计的信息,欢迎批评指正。
1、总结 二者长度一致,都是16个字节,可以互相转化。二者是并列结构,指向sockaddr_in结构的指针也可以指向sockaddr。sockaddr常用于bind、connect、recvfrom、sendto等函数的参数,指明地址信息,是一种通用的套接字地址。sockaddr_in是Internet环境下套接字的地址形式。
2、基于事件驱动的编程模型也有其本质的缺点,它要求事件回调函数必须是非阻塞的。对于涉及网络IO的请求响应式协议,它容易割裂业务逻辑,使其散布于多个回调函数之中,相对不容易理解和维护。三:多线程服务器的常用编程模型大概有这么几种:a:每个请求创建一个线程,使用阻塞式IO操作。
3、从图可知,UDP协议的服务端程序设计的流程分为套接字建立,套接字与地址结构进行绑定,收发数据,关闭套接字;客户端程序流程为套接字建立,收发数据,关闭套接字等过程。它们分别对应socket(),bind(),sendto(),recvfrom(),和close()函数。网络程序通过调用socket()函数,会返回一个用于通信的套接字描述符。
4、在设置为阻塞模式时,`accept()`函数的功能是阻塞等待客户端发起三次握手。当三次握手完成后,`accept()`解除阻塞状态并从连接队列中取出一个socket,即可对这个socket进行读写操作。
5、如果你正寻求进一步提升网络编程能力,推荐观看***课程如TCP/UDP应用场景、UDP可靠性设计,以及参与C/C++服务器开发的实战教程。如果你对C/C++服务器架构师的角色感兴趣,可以加入我们的学习群组Q群57***33396,获取全面的学习资料,涵盖C/C++、Linux、网络技术等领域。
结合上文中的`connect()`剖析,当客户端发起第一次握手时,`accept()`内部的实现会在内核协议栈中完成后续的两次握手,之后`accept()`解除阻塞状态并返回一个文件描述符。在业务场景中,`accept()`处于阻塞状态,后两次握手由协议栈处理,`accept()`仅从连接队列中取出已就绪的连接。
在TCP网络编程开发中,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角色分工明确。客户端通过connect()函数主动连接服务器,建立连接通常由内核自动完成TCP三次握手,connect()函数仅用于通知Linux内核进行此操作。
在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的 SYN-ACK 段后,会继续执行 accept() 函数,该函数会返回客户端的地址和端口号,填充到 clientaddr 中。这个地址和端口号信息对于服务器处理后续的数据传输非常重要。
本文分为三部分,解析不同网络编程阶段中常见的errno及其处理方式。接受连接阶段(accept):此阶段可能遇到EINTR、EAGAIN与EWOULDBLOCK,表示系统中断或连接请求未完成。遇到这些errno时,应忽略并等待重试或执行错误处理。建立连接阶段(connect):可能遇到EINPROGRESS、EALREADY、EINTR等,指示连接尚在进行中。
1、深入探讨connect()函数,其主要功能在于客户端向远端服务端发起连接。该函数的原型如下:参数解释:sockfd:代表连接的文件描述符;addr:包含目标服务端地址信息;addrlen:表示addr的长度。成功时返回新的文件描述符,用于后续通信;失败则返回-1,并设置errno错误码。
2、***用select 在学习嵌入式Linux网络编程中,很多同学都发现了一个问题,那就是调用connect函数时,如果服务端关闭,客户 端调用connect()函数时,发现阻塞在那里,而且利用ctrl+c信号去停止客户端程序时,需要等待一个较为长的时间才能响应了,这个时间如果大家 细心会发现,每次都是75秒的时间。
3、connect 是网络编程中用于建立客户端与服务器间连接的函数。在使用connect前,需包含头文件。此函数接收三个参数:sockdf表示已绑定的socket文件描述符,addr存储服务器地址信息,包括IP地址和端口号,addrlen用于存储地址结构的长度。当connect成功执行时返回0,反之返回-1。
1、Linux 网络编程是一个基于客户端/服务器(即:client/server)的套接字编程结构(即:socket 编程)。在Linux网络编程的过程中,使用到的协议主要有:TCP/IP(基于连接的协议)、UDP(基于无连接的协议)、ICMP(通常我们在 DOS 状态下通过使用 ping 命令,检查网络的通断,就是依靠该协议)。
2、socket是一种特殊的I/O接口,它也是一种文件描述符。如第一节所说,通过它不仅能实现本地机器上的进程之间的通信,而且通过网络能够在不同机器上的进程之间进行通信。
3、libpcap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网络数据包捕获函数库,广泛应用于Linux系统,其中著名的tcpdump即基于libpcap实现。libpcap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包捕获、分析和处理。在使用libpcap前,首先需要安装此库,其头文件位于/usr/local/include/pcap/pcap.h。
4、libnet 是一个小型网络编程接口函数库,以简化不同操作系统间网络编程的差异。其主要功能包括构造、处理和发送网络数据包,提供低级网络操作接口。libnet旨在提高开发效率,让程序员能够集中精力解决关键问题。库中包含15种数据包生成器和两种数据包发送器,分别针对IP层和数据链路层。
5、libpcap是Linux网络编程中用于数据包捕获、过滤、分析和存储的强大库。以下是libpcap的详解:基础架构:引入头文件:需要在代码中引入pcap.h头文件,这是使用libpcap的关键起点。获取设备名称:通过pcap_lookupdev函数获取可用的网络设备名称。
关于linux网络程序设计和基于linux的网络设计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基于linux的网络设计、linux网络程序设计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。